各县(市、区)党委宣传部、全面依法治县(市、区)委员会办公室、人大常委会办公室、司法局,市直各单位:
现将《2019年南平市“宪法宣传周”系列活动实施方案》印发给你们。请结合实际,认真贯彻落实。
中共南平市委宣传部 中共南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
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南平市司法局
2019年11月25日
2019年南平市“宪法宣传周”系列活动实施方案
今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,为精心组织好我市宪法宣传周期间的系列宣传活动,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,维护宪法权威,根据司法部、省司法厅2019年“宪法宣传周”工作方案部署,按南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要求,制定我市2019年“宪法宣传周”系列活动实施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,特别是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,坚持党的领导、人民当家作主、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,在全市范围内集中一段时间,广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,大力弘扬宪法精神,维护宪法权威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更好地发挥宪法在全面依法治市、建设法治南平中的重大作用。
二、活动主题
弘扬宪法精神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
三、时间安排
12月1日(周天)至12月7日(周六)。
四、重点宣传内容
(一)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,特别是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;
(二)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、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;
(三)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、宪法的地位和作用、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;
(四)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辉煌成就;
(五)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在以上重点内容基础上,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,确定具体的宣传重点内容。
五、工作安排
2019年“宪法宣传周”系列宣传活动分启动仪式与“宪法七进”两部分。
(一)启动仪式
1.大型现场宣传咨询活动。组织市直各单位参加南平市2019年“12·4”国家宪法日大型现场法治宣传活动,通过发放资料、解答咨询等方式开展宪法宣传,形成集中宣传声势。
2.“12·4”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法治专场文艺演出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,组织干部群众观看。
3.线上宪法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。组织干部群众关注“南平普法”微公号,参加在线有奖知识问答活动。
(二)“宪法七进”
1.进企业。结合企业法治文化建设,面向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经管人员和员工,突出宣传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、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实施,宪法法律对国有经济、非公有制经济的保障和规范,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,法治企业建设等。
2.进乡村。围绕基层干部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,突出宣传实施“乡村振兴”战略和打赢脱贫困攻坚战,宪法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有关规定,法治乡村建设等;结合“全国交通安全日”主题活动,深入开展农村交通安全精准普法。
3.进机关。结合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推动各地各部门党委(组)理论学习中心组在“宪法宣传周”期间开展集体学习宪法,特别是深入学习第五次宪法修正案,深刻领会精神实质,把握核心要义。组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宪法知识,组织宪法宣誓活动,学习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,推动国家工作人员依宪依规履职。
4.进校园。在青少年群体中组织开展参与度高、具有仪式感的宪法宣传活动。举办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,鼓励各地通过主题板报、征文演讲、知识竞赛、模拟法庭、情景剧、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宪法教育活动,引导青少年前往参观各类法治教育阵地,增强青少年群体宪法体验。
5.进社区。发动各类普法志愿者,结合“宪法进万家”活动,深入基层社区、家庭开展宪法宣传,充分利用社区内法治阵地、法治文化品牌开展群众法治文化活动。
6.进军营。结合部队工作实际,组织律师、法律工作者到部队开展宣传活动,突出宣传宪法及相关法律关于军人履行职责、军属权益保障的内容。
7.进网络。在门户网站、微博、微公号上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活动,促进宪法精神的网络传播。
各地各单位要因地制宜,以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为抓手,制定本地单位“宪法宣传周”活动方案,统筹各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,策划组织特色鲜明、群众参与度高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,同时注重在公众场所设置宪法宣传元素,让宪法随处看得见、找得到,形成良好的宣传整体效果。
六、工作要求
(一)把握正确方向。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确保宪法宣传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。要正确阐释新时代依宪治国、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,讲好中国宪法故事,使宪法精神深入人民,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。
(二)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。宪法宣传是国家机关共同的普法责任,各地各部门都要部署开展宪法宣传活动。各普法责任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,加强协调沟通,整合力量资源,形成宣传合力,创造性开展工作。司法和执法机关要组织法官、检察官、行政执法人员通过以案普法弘扬法治精神。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协协会、公证员协会要组织广大律师、公证员、村(居)法律顾问深入基层开展法律服务,广泛宣传宪法。
(三)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制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运用“报、网、端、微、屏”等媒体平台,全方位、多声部开展宪法宣传。各级各类媒体要精心策划,拿出重要版面时段,推出宪法宣传专栏专题,制作刊播宪法宣传公益广告;要充分报道宣传周活动情况和社会效果,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社会氛围。
(四)增强宣传实效。各项宣传活动要贴近基层、贴近群众,力戒形式主义。要加强以案普法,加强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,做到宣传内容为群众所需、宣传方式为群众所喜、宣传成效为群众所赞。要注意把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与经常性的宪法宣传有机结合,把宪法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,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常态化、制度化。
各地各部门开展“宪法宣传周”活动情况请于12月10日前报送市司法局。
联系人:张隽
电话:8060191
邮箱:np8627723@163.com